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即「搜尋引擎最佳化」,就是讓Google、Bing等搜尋引擎給你的網站有較好的評價,提高你的網站在有關搜尋引擎內的排名,一般來說排名會根據:
- 流量:這個網址的訪客數
- 內容關聯性:網站內容跟網友搜尋的關鍵字是否吻合
- 停留時間:網友不只找到你的網站,還在你的網站上停留越久,代表你的網站跟這個關鍵字有很大的關聯性。
- 更新頻率:網站常更新的話,搜尋引擎會給予較高分數
- 外部連結:您的網站有很多的外部連結,也就是有很多部落客的分享文或權值很重的網站可以連結到你的網站,也會讓排名更好
- 行動裝置優化:這也是最近最重要的一點,說明如下
近幾年因為手機、平板用戶大增,各家搜尋引擎開始重視手機用戶的搜尋權益,要求網站在手機上需易於閱讀,Google甚至在2015年4月21日宣佈修改搜尋引擎演算法,搜尋結果將依照網站對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友善度」排序,並做了一個手機相容性檢測網站 (https://www.google.com/webmasters/tools/mobile-friendly/),讓網站用家都可以測試自己網頁設計是否適合透過行動裝置瀏覽,就是Responsive Website 響應式網站。Bing (也就是Yahoo!採用的搜尋引擎技術) 也宣佈跟進Google的做法,因此「配合搜尋引擎針對行動裝置瀏覽的政策」,是Responsive Website Design (RWD) 網站針對SEO的最大好處。
Responsive Website Design (RWD) 響應式網站又是如何達到的呢?
主要是以HTML5的標準及CSS3中的media queries來達到的。
在HTML5的標準中,我們可以指定頁面的寬度可以依照裝置的檢視寬度來呈現,再利用CSS3的media queries 來設定不同寬度下使用不同的CSS來呈現頁面。因此設計師在設計網頁時,就必須要針對不同的寬度下的畫面編寫不同的CSS檔案供瀏覽器來讀取。
RWD的優點:
- 可使用同一套原始碼來撰寫CSS,可以減少版面重新製作的時間。
- 可同時針對不同的解析度來設定,增加頁面的可用性。
- 對於搜尋引擎的收錄不會造成影響,不影響SEO的結果。
- 開發時間較APP來說可以快速很多。
- 學習門檻較低,對於已經從事網頁設計的人員來說,此技術只是建構在原本的DIV+CSS之上的一門技術,因此學習起來相對容易。
RWD的缺點:
- 因為在同一頁面會置入多種解析度的CSS檔案會增加頁面傳輸量,載入的時間也會加長。
- 若在各種解析度下的畫面都需校槁的話,在製作版面的時間會大大的增加。
- 無法提供像APP般功能強大的功能,或是各種酷炫的拖拉效果。
- 開發時程較傳統網頁需相對多的時間。
最後,想要可以體驗RWD的功能前,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基本要素,那就是瀏覽的支援度。由於RWD是建立在CSS3的基礎之下,因此要支援RWD也必須要支援CSS3的瀏覽器才行,以下列出各大瀏覽器支援的版本:
‧ Internet Explore 9以上
‧ Chrome、Firefox、Opera 使用自動更新至最新版本即可